其他
鸣镝 | 你骗人的样子真丑!
当“卖惨”沦为赚取流量的工具,损失的不只是平台的公信力,更是网友们内心深处的善意。 随着短视频自媒体平台的普及,一些“特殊群体”走入了大众的视野:他们或“身患重病”、或“创业失败”、或“身世悲惨”,他们讲述着催人泪下悲情故事,善意的网友纷纷解囊相助。以至于后来,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把“悲情”当成了卖点:通过短视频渠道,打出“悲情+励志”牌为自己谋利,肆意“收割”网友们的善意。
当“卖惨”沦为赚取流量的工具
前阵子,B站一位拥有20万粉丝的博主“虎子的后半生”,人前卖惨吸金,人后拿善款挥霍,引发热议。一方面虎子自称36岁患肺癌、父亲百病缠身、母亲又突然中风、儿子未成年、外债几十万,悲惨至极,实在可怜。另一方面,网友发现虎子过去两年打卡500多个高端消费场所。几经转折,在网友层层“抽丝剥茧”之下,虎子反而发视频称“我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生活呀”,反而觉得网友“很无情”,整个事件充满了魔幻色彩。 浙江桐乡一家纺公司老板也想尝尝“网红”经济带来的甜头,在短视频APP上发布了一条李大妈剥丝绵催泪视频,刻意配上“儿媳跑了,儿子去做了上门女婿,丈夫去世很久了,家里留下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孙子”的文字,以博取网友关注,短时间内该视频赚取了大量点击率,瞬间吸粉无数。结果“网红”梦没做成,反而被告上法庭,不仅要公开道歉,还要赔钱。 同样,曾走红全网的“水泥妹”,“每天干着男人都难干的体力活,拿着低微的报酬”。而在现实生活却被爆料是拥有豪车豪宅的“白富美”。她被新华社点名批评“你骗人的样子真丑”,最终遭到全网封杀。
网络“乞讨”变得花样百出
十年前,卖惨还是个体力活,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装成残疾人,在天桥过道吆喝乞讨;或者是广为人知的黄鹤的皮革厂倒闭,媳妇跟人私奔;那么,十年后,网络“乞讨”花样百出一切都不用那么费力,“优秀”导演、悲惨剧本一应俱全,其余全靠演技。 这样的故事,你是否似曾相识? 满脸皱纹农民爷爷,穿着破烂的衣裳,哭着说自己家又大又甜的苹果卖不出去,烂在地里,只要9块9包邮。 坚强的宝妈,老公患癌症,带着三个孩子顽强拼搏,就靠着在网上卖点东西持生活,希望大家支持一下。 ...... 有图、有视频、有真相的故事,的确勾起了大多数人的恻隐之心,因为我们相信彼此的相互帮助,可以让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温暖,更多的正能量得以传播。
或许刚开始时,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真的从网络这条途径得到了帮助,但当更多人发现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销量,带来财富,就意味着“劣币逐良币”。恻隐之心,成了互联网上最被廉价利用的“工具”——原来对美好世界的追求,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。
卖惨视频何能屡获成功?
我们不禁要问:卖惨短视频为何能够屡屡成功?网友的善意为何屡屡被愚弄? 运用“劣势者效应”打造“悲惨”人设 美国学者Simon的“劣势者效应”可以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,即:人们更容易支持示弱且处于劣势的人。由于先天资源不足,这类信息能够让消费者将“劣势”归因于劣势者无法改变的因素,如果同时让消费者认为劣势一方非常努力,那么这一“劣势者”识别将会引起消费者更大的支持,即引发“劣势者效应”。
短视频营销者利用主播或者是up主先天的资源劣势结合励志故事进行传播,从而打造“悲惨”人设,引发关注,获得支持。 这种“悲惨”人设的打造,背后则有专门的营销策划团队。依据《法制日报》报道,在某电商平台以及二手交易平台中,有大量关于主播营销策划的课程资料和视频出售,内容包括“网络主播吸睛秘籍”“打赏最多的网红应该这样做”等。另外,还有一些营销策划团队专门针对个体打造个人IP,同时还强调“十年营销经验,打造爆款人设”。 平台监管职责的缺失 短视频平台,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,不仅要对平台负责,更要对受众负责。
以虎子视频为例。2019年年底,B站发布一则名为《36岁患肺癌崩溃,山穷水尽,母亲照顾百病缠身的父亲突然又中风》的视频火了。随后连续发布的140多条短视频圈粉18.7万,至少为作为up主的虎子带来上百万的收益。这中间有视频的自发传播,但也离不开平台的“推波助澜”。 起初,B站对视频进行了首页推荐,随后,在粉丝达到10万时给了up主“银电视”认证。B站或许是出于善意,现在看来却成“好心”办了“坏事”。虽然事后B站采取了一定措施,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却难以消除。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有效监管刻不容缓
推荐阅读
人民日报数字传播
多多关注